-
王坚
人物介绍 王坚为南阳邓州彭桥人,生于南宋宁宗赵扩庆元四年(1198年)。 嘉定十二年(1219年)金国侵略军统帅完颜讹可入侵唐州、枣阳,宋荆鄂统孟宗政招募唐,邓,蔡三州壮士两万余人,号忠顺军,王坚即由此招募入忠顺军,戊守唐、邓,在杏山山区屯田、练兵、守备御敌(现军事设施尚存)。 绍定元年(1228年),忠顺军与民屯田,灌溉十万顷,当年收粮十五万石,忠顺军各家自养马匹,官家给草料,忠顺军兵强马壮...
-
王勃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
-
王允
人物生平 望族世家 王氏家族是山西的名门望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在当地影响很大,威望颇高。王允天资聪颖,独具慧质,深受上辈们的喜爱和赏识。在他们的影响和熏陶下,王允自小意气非凡,立志长大后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父辈的传统,而且还要心忧国家,有益于东汉社会。为了实现这一志向和目标,王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素质的修养。虽出生豪门世族,但他并不迷恋奢侈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而是充分利用家里的优越环境...
-
潘鼎新
仕途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后在家乡办团练,参与太平军,受曾国藩赏识,令募勇立“鼎”字营。同治元年(1862)署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 剿捻 同治四年 (1865年)率部北上,赴山东捻军,后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十三年(1874)授云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年)升任巡抚,与总督刘长佑不合,次年调至京城另候任用。 抗法 19世纪80年代...
-
海大富
人物经历 老谋深算 海大富在皇宫中多年,已成精,对康熙皇帝的一举一动传达的意图,猜得明明白白。他告诫韦小宝:“你是什么东西,真的能跟皇上做朋友?他今日还是个小孩子,说着高兴高兴,这岂能当真?”这是处世的真理,这是阶级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永远的悲剧。小宝总算聪明,一点即透,很快明白这个道理来。 海大富说小宝胆大心细,聪明伶俐,这是知人之谈,对小宝的本事,他确是了解不少。小宝再厉害,毕竟是个孩子...
-
毛宝
人物生平 劝说温峤 毛宝,字硕真,荥阳阳武(今河南原阳)人。王敦任他为临湘令。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去世,任温峤的平南参军。苏峻作乱,温峤将要赴国难,而征西将军陶侃怀疑不肯同行。温峤屡次劝说不能使他回心转意,就另派使者顺陶侃的心意说:“仁公暂且守住,仆应当先下。”信已送出去两天,正好毛宝到别的地方出使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对温峤说:“凡是举大事,应当与天下一起行动,众人一起行动在于团结...
-
毛修之
简述 毛修之(375—446),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也。毛穆之孙,梁州刺史毛瑾子,世仕晋。用计诱使桓玄在平叛战争中立下重要功勋。益州刺史司马荣期伐蜀,在巴郡被部下杨承祖杀害,毛修之作为配合部队刚到宕渠退回,与司马荣期前锋到达江阳的汉嘉太守冯迁一起平定自立为巴州刺史的杨承祖,毛修之两次请求继续进兵伐蜀被阻止,理由是说他与蜀人有仇,怕他报复蜀人。实际是刘裕要让刘敬宣、朱龄石前往。毛修之是刘毅亲信...
-
殷峤
人物生平 知名于世 殷峤,字开山,雍州鄠县(今陕西户县)人。殷峤的祖父殷不害是陈朝司农卿,本居陈郡(治所在今河南淮阳),陈朝灭亡后,徙居关中。殷峤的父亲殷僧首为隋朝秘书丞,在当时很有名气。 殷峤年轻时以学问品行知名,尤其善长写作和书法。殷峤在隋朝时就已出仕,担任太谷县长。殷峤在担任太谷县长期间,很有政绩,因此获得好名声。 开唐有功 大业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自称大将军...
-
梅赜
尚书 《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作品汇编。无名氏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四部分。先秦时总称为《书》,汉人始称《尚书》, 意为上古帝王之书。王充《论衡·正说篇》:“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旧传此书曾经过孔子编定,现代观点一般认为其中的《商书》、《周书》为商周两代史官所记,在流传过程中有所增润;《虞书》...
-
梁师成
人物生平 飞黄腾达 梁师聪慧狡黠熟习文法,稍稍知道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他得以管理睿思殿文字外库,负责出外传道上旨。 政和年间,受宋徽宗恩宠,把名字写入进士的名籍中,逐渐迁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朝廷建明堂,他为都监,明堂修成后,拜为节度使,并任中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拜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 号为隐相 当时中外泰宁...